近日,我校工學院劉慶賀團隊在權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 上發表了題為“Stereoselective Nucleophilic Di- and Monofluoro(sulfoximidoyl)methylationof C=C Bonds: Remote Neighboring Group Participation Enables Facile Access to Chiral g-Fluorinated Amines”(Hot Paper)的最新研究成果。博士生王博、博士后鄭蒙蒙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劉慶賀教授、上海有機所胡金波研究員和薛小松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氟原子或氟烷基基團的選擇性引入能夠顯著改變有機分子的物理和生物性質。gama-氟化胺已被證實可作為TRPC6通道抑制劑、CDK11抑制劑、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劑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等,在多種疾病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已知方法的適用范圍非常局限,通常需要多步合成。此外,ee值偏低,缺乏高效、高立體選擇性的便捷方法。因此,開發一種新穎、高效且簡便的策略來合成光學純的beta-二氟甲基胺類化合物,具有迫切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研究通過一種自主開發的二氟甲基亞砜亞胺試劑,與硝基烯烴進行高立體選擇性的親核二氟甲基化反應,實現了對手性beta-二氟甲基胺的便捷構建(圖1)。通過對生物活性復雜分子的后期修飾及自動化場景合成,驗證了該方法的重要價值與應用潛力(圖2)。機理實驗與理論計算表明,硝基的遠程鄰位參與效應對立體選擇性控制起到關鍵的作用。
圖1. 手性gama-氟化胺的合成策略和氟代藥物構建
圖2. 計算機控制的手性gama-氟化胺的微反應器策略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國家高層次人才和我校高層次人才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1400
(供稿單位:工學院,撰寫人:朱功春,審稿人:劉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