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健康(One Health),是國際上最新公共衛(wèi)生的理念,該理念指出動物健康、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健康相互交織、相互依存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人類健康生存的根基,也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托,而人類活動正在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終影響人類健康。研究環(huán)境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有利于理解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和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以及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理措施。?近日,我校生科院儲衛(wèi)華課題組在國際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頂級刊物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TOP,IF = 12.2)上發(fā)表了題為“Neurotoxicit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dysbiosis induced by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的研究論文。該團隊2021級碩士研究生趙洋為論文第一作者,儲衛(wèi)華為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與多種健康問題相關,包括癌癥和免疫系統(tǒng)影響,且在淡水魚中的生物累積現(xiàn)象尤為嚴重,PFAS在淡水魚中的積累不僅影響魚類的健康,還可能通過食物鏈影響其他動物和人類。本研究以淡水水生動物鯽魚為模型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神經毒性和菌群紊亂進行研究,證明了PFAS對鯽魚有神經毒性,并導致菌群紊亂。研究成果為評估全氟和多氟烷基污染物在水生環(huán)境濃度下的毒性提供了啟示。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5611
另外團隊還在中科院TOP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發(fā)表題為“Pseudomonas putida HE alleviates glyphosate-induced toxicity in earthworm: Insights from the neurological, reproductive and immunological status”的研究成果。該團隊2021級碩士研究生王旻宇為論文第一作者,儲衛(wèi)華為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
隨著現(xiàn)代農業(yè)中廣泛使用草甘膦(一種廣譜除草劑),其對環(huán)境尤其是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本研究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夠降解草甘膦的細菌——假單胞菌屬的HE菌株(Pseudomonas putida HE)。 研究進一步評估了HE菌株對草甘膦誘導的蚯蚓神經毒性和生殖毒性的緩解作用。結果顯示,草甘膦顯著降低了與神經毒性相關的酶——乙酰膽堿酯酶(AChE)的活性,并影響了蚯蚓的生殖系統(tǒng)結構,草甘膦還激活了蚯蚓的免疫系統(tǒng),增加了免疫相關基因的表達。HE菌株的引入顯著減輕了這些由草甘膦引起的毒性效應,提高了因草甘膦而降低的土壤酶活性。本研究不僅為草甘膦的環(huán)境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而且展示了在實際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應用的潛力。HE菌株的高效性和成本效益,使其成為自然環(huán)境中草甘膦降解和毒性減少的有效手段,對于保護土壤生態(tài)健康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4.124554
(供稿單位:生科院,撰寫人:朱衛(wèi),審稿人:劉帆)